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北京考研培训中心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北京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的中文系是非常出名的,其细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考研热度上也是较为热门的。其考研参考书目如下:北京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专题教程》;沈阳、郭锐《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

每年进入北大汉语言文学研究生复试大概10人左右,难度极高。

北京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研初试和复试该如何准备?

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北京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分别该如何准备,如何复习?下面跟随猎考考研一起来详细看一下吧~为大家总结各院校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备考方法详细汇总
北京是教育部直属重点,是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北京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一)初试
1、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53法语/254德语;622文艺学;817中外文学基础
2、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以及招生人数:(不包括推免生)
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020)中国语言文学系(01)文艺学2(02)中国文论(03)文艺美学(01)理论语言学3(02)对外汉语教学(03)语音学(01)现代汉语5(02)汉语方言(03)汉语史(04)中文信息处理(05)对外汉语教学(01)古典文献学理论3(02)古文字学(03)传世典籍整理与研究(04)海外汉籍与汉学(05)明清文学与文献(01)先秦两汉文学2(02)魏晋隋唐文学(03)宋元文学(04)明清近代文学(01)现代文学5(02)当代文学(03)新闻与媒体研究(0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2)国外中国学(01)中国民间文学1(039)外国语(00)不区分研究方向2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分数线:
近几年分数线汇总北京最新考研复试分数线查看详情北京历年考研分数线汇总查看详情4、北京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关注北京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报考条件、报考日程、联系方式、学制、费用 | 考研有哪些专业招生、各招多少人、考哪些科目等事项:详见北京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属重点,京港联盟成员;入选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北京市双培外培计划、北京华文教育基地;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

2、北京语言()

简称“北语”,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入选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

创办于1962年,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

3、中国传媒()

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语言艺术类行业特色。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111计划”、”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

4、北京师范()

北京师范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重点,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之一。

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5、北京外国语()

简称北外,由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首都师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语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师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外国语


北京师范汉语言文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北京师范汉语言文学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27现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

④937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北京师范出版社或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润陆、周一民或黄伯荣、廖序东。

扩展资料:

1、复试比例约200%,实行差额复试。

2、 复试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和外语听力口语三部分。

3、复试总分300分,其中专业笔试180分,专业面试100 分,外语 听力和口语20分。凡笔试成绩低于108 分、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4、总成绩 = 初试成绩 + 复试成绩。

5、录取顺序:一般分专业按总成绩顺序录取,凡在专业名称后注明复试方向的按方向录取。有调剂复试的专业方向,原报专业方向成绩合格者优先录取,调剂考生补差录取。

北京师范汉语言文学考研经验?

本人初试总成绩395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72分、英语一79分、中国语言文学综合11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127),初试第一,复试中等水平,总成绩第五。

择校、择专业,踏上考研路

刚开始有考研的想法,其实也是随波逐流的结果。

一到大三下学期,周边的每位同学都心急火燎,每天讨论的都是考研的事情。

难免受影响,我也踏上了这个道路。

首先是选定专业,打算还是考本专业汉语言文学。

这样考研的难度会有所下降,因为我会更熟悉本专业。

所以专业的选择是非常简单的。

比较难的是选学校:

我就读于一所211,因此考研学校最好要高一个等级,所以我选定了北京师范这所985高校。

我在多方咨询下确定了两个选择原因:

一是学校位于北京,我一心向往大城市;

二是学校名气大;专业报录比性价比相对较高,能够考取的话对未来就业也有好处。

我在选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中,都咨询了专业人士、学长学姐,一般我们自己找的信息不够新、不够全,有时候甚至会找错,连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停招了甚至都不知道......

每天安排好早中晚要做的事情:

早上记忆力比较好,记忆英语和专业课;

下午就多做题,刷真题;

到了晚上可以适当休息,并且多看一些需要记忆的题目。

抓住早晚两个记忆力最关键的时候多背诵知识点。

这样到了暑假结束的时候,我就基本上过完了第一遍知识。

从9月开始,我就开始了知识点的巩固阶段,每天还是轮轴转,按照原有计划一直前进。

参考书目为:

1.古代汉语 王宁主编或王力主编 北京出版社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言学基础理论 岑运强 北京师范出版社2005版

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王洪君、李娟著 北京出版社2010

4.现代汉语 周一民或黄伯荣、廖序东 北京师范出版社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一点值得注意,《北京师范历年期中期末试题》年年有原题,如2021最后一道分析题,是2021年秋季期末试卷(B)中的原题,2021年真题第一题就是2021年秋季期末试卷(A)中的第一题。

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

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公众号里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章的线索。另外,要注重固定搭配与常见词组,完型填空常常和搭配有关系,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在考试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时间,而且记忆词组和搭配在作文、阅读、翻译中也起很大帮助。完形填空一共20题,练习时尽量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

翻译考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语法结构拆分长难句,准确、通顺翻译汉语的能力。翻译主要考点包含对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从句翻译的考查以及对一些特殊句型如强调句,倒装句等的掌握。练习翻译题最好要写出来,不要认为在脑子里过一遍大致意思就行了。你现在分析的越明了,后期读文章的速度和翻译的准确度就会越高。

新题型要求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

新题型主要考查三大题型:七选五,排序题以及标题匹配题。不同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需要大家在做历年真题的基础上自己慢慢总结做题技巧)。

尤其是七选五题和排序题,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难度上远远高于标题匹配题,大家有必要对真题中此类题型多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新题型重点练习方法和思路,无需全文通读理解。

当然,复习到这个时候,你的英语复习重点依然是单词、阅读,学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反而忽视了单词,背单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重点!保证阅读能达到中上等水平的同时,你需要增加你的附加分了。什么意思呢?翻译和新题型其实提高起来比较快,这段时间就是要好好突击下这两块的题目。

政治

政治我可以谈的不多,倍速看了腿姐的强化冲刺课,做了肖老师和腿姐的冲刺模拟卷。

肖老师的精讲精练没做完。我的经验就是不要只关注模拟试卷,一些知识点还是得过,出题人会反押题,我今年做政治选择题的时候就感觉很新,出题人设置了很多坑,只靠押题卷根本没办法应付考试。所以基础知识要牢固,时间充分的话最好把肖秀荣全套都过一遍。然后回过头来再看错题。

如果是文科生的话,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二刷、三刷肖秀荣,刷一遍然后看错题就行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专业课吧。  主观题这块,扎扎实实跟着腿姐的带背走。背诵的时候先记住一些专有名词,然后自己造句就可以了,我真是无法做到一字不拉的背下来。

马原我是听了腿姐的带背以后,动手画了一个思维导图,整合了主观题会用到的所有原理(认识论、矛盾论等),这样的话不会轻易忘记。其他部分的话就看着模拟卷子的答案,然后记记相关表述就可以了。

政治这块关键在客观题,我的客观题大概是扣了10分,主观题扣了18分,所以每道主观题大概都会扣掉4分左右。我还是觉得客观题丢的分数有些多了,希望学弟学妹可以先把重点放在选择上,精进选择题的正确率。

主观题分点作答,有逻辑有条理的表述很关键。你想想政治想考大家的其实是对党和方针政策的理解。考前背到了,押中题了,那说明咱们很幸运,没背到也不用慌,甚至你还会发现背来背去,背了个题干。其实都没关系,没见过的东西考试当场学就可以,咱是中国人,汉字总是认识的吧。

另外,政治的主观题材料长到超乎你的想象,怎么办呢?概括并分类,主动地加工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很多人考前拼命背主观题答案,考前一个月就开始被主观题答案,背来背去可能就背了个答案。我觉得还是有些可惜的,把这点时间放在客观题或者专业课上,性价比更高啊!

专业课

针对中国语言文学综合,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主要的方法就是看书,看书,看书,和背,背,背。学校给的主要的参考书目一定要细看,用笔在上面圈圈点点,标注重点,记得自己打笔记,对内容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合上课本后,对知识体系从外到内,从粗到细都能快速捋一遍,切忌眼高手低。还有所考专业的历年真题,这个很重要,有了真题就大致了解了出题的重点,能减少很多不重要的考点有针对性的再分出多的时间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

最好能找到一个考上的学姐或学长进行指导,他们都比较了解学校老师的一些信息,可以给很多中肯的建议。

我虽然之前学过一点,但说实话看了一追之后还是感觉特别抽象,不太用白,也抓不到重点,好像讲得很杂很没条理。

后来到七月份时,结合学姐的笔记,自己也试着把整本书梳理了一遍,先把其中的理论摘出来,再填充例子,比如:对于古今字的理解:古今字:古代字少词多,常一字写多词。为减少一字写多词现象,后人便在原字基础上另造新字来专记其中某个词的意义,于是导致了汉字的“孳乳分化”。分化前“一字写多词”的原字被称为“古字”,分化后产生的新字被称作“今字”,两者合称为“古今字”。如“取”与“娶”,“反”与“返”,“昏”与“婚”、“希”与“稀”等都是古今字关系。

看懂之后就把真题泛泛地做了一遍,这样重点就突出了,接下来的复习就更有针对性了。然后我就在复习比较累的时候看些扩展书目,这样一来就对这门课有了更深的理解。然后我又开始再整理了一遍笔记,这本笔记比上一轮的薄了不少,把知识点和历年考点以问答题的形式按课本中的顺序整理了出来,比如:语言的结构类型:根据语言中形态变化是否丰富,以及形态变化的不同方式。

做完这些工作就已经到了十一月初了。然后就开始了痛苦的背诵记忆过程。

果然是写笔记容易背笔记难,第一遍背的时候过程很痛苦,但我给自己规定一天一章的进度,也就痛苦了不到十天,后来再背的时候就轻松多了。这样到考试前已经背了五六遍了,真的是要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因为上了考场你就知道,题量之大,让你根本就木有思考的时间,基本都是下笔就写,而且是狂草的那种字迹。

对于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我的建议是书一定要每个细节都看到,来来回回不停的看。第一遍的话我是先看书,了解个大概,第二遍就开始结合书买来的资料以及看视频做笔记啦,这个阶段一定要多复习重点知识,比如:语言演变的原因:

这部分比较难且碎,我是自己做的笔记,记住做笔记时不要写的太紧凑,我是一页写字一页空着,留着以后补充,包括语法讲义里相关的知识都可以补充进去,这样会成一个系统,但笔记最好还是自己整理更好,自己才熟悉自己的自体和风格。

如果暑假左右还在梳理知识点这个阶段,大家可以默背,默写出相关的框架和逻辑层次,整理笔记并不是单纯的抄写和誊写,而是加深记忆的好时机。建议大家尽早背诵,多重复,更利于加深记忆和捋清知识点其实也不是死记硬背那种,就是看着看着知识就掌握了,还过了几遍资料里的练习题,然后再加上做了一些练习册比如研教新版习题集等不断的巩固知识,这些下来就差不多了。

前两册每一篇都要掌握,掌握的程度是重点字词的意思,每句话的翻译都要懂。我一共过了三遍。一些简单的章节后期才看,太细了也没什么体系,反正就硬着头皮看吧,答题的时候也没遇到什么大问题,专业课我买了配套的辅导习题集,里面每篇都有翻译和注释的,作为专业课的扩充和练习,挺适合的。

我在复习时真题做了至少五遍,每一阶段的复习结束,我都把真题拿来做做,并且每次都有新长进、新收获。注意一定要真正地下笔写,千万不要光是浏览一下,尽管有些题你觉得已经很熟恐或者自己的笔记中就有,但还是要写写,因为这个过程是培养你答题的话语模式,答题并不是背笔记,而是要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把理论、例子加分析等条理分明的摆出来,养成这种答题习惯,甚至是写字速度,也是需要练习的。

我是去年暑假才开始真正静下心来复习的,时间紧迫,买了份学姐的笔记,说实话,这些笔记让我获益匪浅。另外,我觉得这些笔记还起到安心的作用,在十月中旬我已经整理出了自己一套笔记。因为结合了拓展的书目, 觉得自己的笔记已经足够全面了,后来就安心背诵了。哦对,大家买笔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甄别,不要上当。

补充:建议大家答题一定要全面,比如名词解释虽然分值占比不大,但是也要答题全面,因为积少成多,小分丢得越多就越会影响总分。简答题和论述题更是如此,答的全面并不指的是写的多,而是建议大家将知识点罗列的全面些。

写在最后

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期间最难受的不是每天在教室坐十几个小时屁股坐的生疼,也不是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还要要求白天有精神复习,更不是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不是有多少专业课书籍要背,不是有多少英语单词没背会,不是有多少个政治大题不会背,而是心理的折磨,天天看书却不见成效的心理折磨,真正的困难是来自心里的焦躁不安和自信的缺乏。烦躁,苦恼,甚至于后悔都会成为你放弃的理由,除了日历在改变,时间在减少,其他的一切似乎都在静止,正是沉默和静止,最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甚至自暴自弃,打退堂鼓。

不过正是这样枯燥的量变,才为你今后的质变做了铺垫。考研时的心态一定要放平,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付出过,努力过,你的人生就是无憾的!

请问北京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有哪些?

北京汉语言文学考研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18汉语言文字学, 839语言学基础。
参考书目:《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出版社;
《现代汉语》,北京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 ;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张双棣主编,北京出版社 ;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商务印书馆 ;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著,北京出版社 ;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热门课程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